為踐行四大全球倡議,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10月14日,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四川省人民政府、國際原子能機構,在四川省成都市主辦世界聚變能源集團第2次部長級會議暨國際原子能機構第30屆聚變能大會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出席開幕式并致辭。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、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施小琳、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·格羅西、ITER組織總干事彼得羅·巴拉巴斯基、歐盟聚變委員會主席托尼·多恩、中國科技部副部長陳家昌、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單忠德出席開幕式。東方電氣集團總經理、黨組副書記張彥軍受邀出席開幕式,集團公司黨組成員、副總經理王軍出席聚變科創城啟動儀式。
張國清表示,聚變能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發展方向。中國始終堅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理性、協調、并進的核安全觀,推動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探索從基礎科研有序邁向工程實踐。中國愿同各方一道,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、全球安全倡議、全球文明倡議、全球治理倡議,協同開展聚變能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,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,強化安全規則與標準制定實施,深化交流交往與互學互鑒,推進聚變能治理更加公正合理、發展更加普惠包容、合作更加開放有序,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。

國際原子能機構聚變能源會議是由國際原子能機構(IAEA)組織并發起的全球核聚變能源領域規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盛會,是全球聚變能研究和開發領域的頂級學術與政策論壇。
世界聚變能源集團第2次部長級會議主題為“聚變能:清潔能源未來”,國際原子能機構第30屆聚變能大會主題為“聚變能源的創新與未來——技術、合作與可持續發展”。大會包括國別發言、主旨報告、專題會議、專題討論、技術展覽等環節。議題涉及磁約束核聚變實驗及驗證、理論與模擬、聚變能技術、慣性約束聚變能、其他創新聚變概念等多個領域。共有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,6個國際組織、學術界和聚變領域相關企業的2000余名專家學者、行業代表代表參加盛會。

大會期間,東方電氣集團攜中國環流三號磁體模型、國際熱核試驗堆ITER項目包層屏蔽模塊模型、第一壁試驗件及其他在可控核聚變相關成果參加展覽。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劉敬,中核集團總經理、黨組副書記張濤,中廣核集團總經理、黨委副書記高立剛,ITER組織副總干事羅德隆,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剛等領導和專家到東方電氣集團展臺參觀指導,了解公司聚變領域相關成就,開展合作交流。

中國環流三號HL-3
一直以來,東方電氣集團深度參與核聚變領域關鍵設備研發,已成功研制中國“環流三號”主機線圈,交付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(ITER)磁體支撐。2024年11月,東方電氣集團成功發運了全球首批ITER包層屏蔽模塊,共48件,標志著我國在聚變堆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,為未來自主設計聚變堆核心部件提供了技術支撐。作為國資委未來能源可控核聚變創新聯合體的重要成員單位,東方電氣集團還承擔了供電技術研究、真空室研制、包層及第一壁研制等研發任務。

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包層屏蔽模塊
股份公司副總裁但軍,核能事業部、國際業務部及公司涉核企業領導參加上述活動。